廉政周报(第七十一期)
2017-06-19 00:00  

 

【学思践悟】

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定力来自不变的信念。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从民心向背出发,把全面从严治党抓紧抓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政治定力不是凭空产生的,信仰坚定才能定力十足,才能体现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长期执政,制度优越性已经充分展现,但也面临着自我监督的难题。我们党从来都是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使理想和信仰更加坚定。全面从严治党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过程。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内监督,建立健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不断从思想、制度、组织和行动上提高自我净化能力,推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从而向世人证明,即使遇到的挑战再尖锐、再严峻,我们党也有信心、有能力去应对去战胜,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我们的信心来自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有着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不行;拥有8900万党员、440多万党组织的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没有坚强的政治定力也不行。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民心向背就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中华传统文化历来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执政的基础都在人民,中国历朝历代执政者要的就是民心,世界上没有比赢得民心更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靠的是民心,巩固政权也必须抓住民心这个最根本的执政之基。凡是关乎民心向背的事儿,就要一门心思坚持下去,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积聚起强大的民意,构筑党执政的坚实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目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十八届六中全会紧紧抓住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根本,解决党内存在突出问题,维护党内政治生态,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新的阶段。把被污染的政治生态重新净化起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艰巨的工程,认准了正确方向就要咬住不放、久久为功,真正抓出“痕”、留下“印”。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运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握好战略和战术的辩证关系。对于发现的问题,既要在战略上藐视,增强必胜的信心,又要在战术上重视,条条去解决、件件有着落,一点点地突破。坚持不断发展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既着眼未来、更立足当前,靠严肃政治生活、靠加强党内监督、靠强化责任追究、靠选对人用好人,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不断迈向管党治党建设党的新征程。

【党纪法规】

  包公来了!告诉你纪委如何管理和处置问题线索!

 

 

 

 

【廉史镜鉴】

俭以养廉 恕以成德

一代名臣范仲淹,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不知激励了多少为官者和读书人。古今仁者,知行合一,范仲淹为文雅洁,为人亦山高水长。他节俭持家,清廉为官,宽以待人,树立了俭廉恕德的范氏门风。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范仲淹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长子纯佑、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在范家门客宋初三先生等人的教育下,个个才华出众,名噪一时。后来,次子范纯仁写下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的家训,是对其父先忧后乐精神的一脉相承,也是范氏一门的官风与家风。

范仲淹自幼生活简朴,父亲范墉在其两岁时去世,母亲改嫁一富户后,母子二人仍能安于清贫。附近山里的醴泉寺有丰富藏书,范仲淹发现后,如获至宝,成天把自己关在寺庙里读书。他每天煮粟米两升,做成一大碗粥,经过一夜冻结,用刀切下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几根腌菜,洒上一些醋,暖化即食。经过三年刻苦攻读,他终于读完了这批书。做官之后,范仲淹还经常告诫诸子: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又已早逝。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飨富贵之乐也。子孙贪恋富贵,坐享其成,是范仲淹最为痛恨的,绝对不允许。

范仲淹家中布置简朴,不像官宦之府,倒像布衣之家。次子范纯仁娶妻时,女方提出要置办些高档家具,要一顶绫罗帐。纯仁也想办得风光一些,便开了一张清单交给父亲。范仲淹看后,提笔写了一个字谜:一人站前一个卧,两个小人地上坐,家中还有两口人,退还娇儿细琢磨。纯仁看后,悟出父亲说的是一个(繁体为)字。范仲淹又严肃地对他说: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若敢拿回来绫罗帐,当众给你们烧了!这件事对范纯仁的一生影响极为深远,崇尚节俭的家风是容不得丝毫马虎的。范纯仁为了时刻不忘保持艰苦朴素的品格,亲书《布衾铭》于案头,以历史上俭与奢的事例作对比,警醒自己。其中他这样扪心自问:君子以俭为德,小人以侈丧躯。然则斯衾之陋,其可忽诸?他得到司马光等人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布衣宰相。范仲淹在朝为官时,范氏子孙不得从政,范仲淹去世后,范纯仁才出仕,后两度拜相。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惟俭可以助廉,此语被后世曾国潢(曾国藩之弟)概括为俭以养廉。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为官清正廉明,为民尽力,为国尽忠,虽几次被贬谪,但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积极有为,尤其是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史称庆历新政

范仲淹的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自言无怨恶于一人。范仲淹是范氏门风的奠基人,范氏一门三相,都秉持了他的为官处世之道。宋徽宗时,三子范纯礼以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一改前任刻薄寡恩的作风。他认为:宽猛相济,圣人之训。今处深文之后,若益以猛,是以火济火也。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四子范纯粹为官,也继承了父兄的宽厚仁恕,反对劳民伤财,极力谏阻朝廷对西夏不断用兵。而兄弟四人中的佼佼者范纯仁,不但践行了父亲的教诲,而且告诫子弟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并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生平所学,得之忠恕二字, 一生用之不尽。

刊评:范仲淹以仁人之心,不择利害以取舍,廉俭如一,不愧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而俭以养廉,恕以成德的范氏门风,为后世子孙秉持并发扬光大,时隔千载,仍光彩闪耀,可谓家族门风之典范。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