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周报(第三十七期)
【特别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调研时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他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这个功课要经常做,不仅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知其然,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做到知其所以然。
◆3个“决定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也是全体党员言行的总规矩和总遵循。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要做合格党员,学习贯彻党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
◆6个“联系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章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
◆3个“深入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章要深入思考党章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要求是哪些、怎样身体力行,深入思考对照党章自己哪些没做到、应该如何提高,深入思考全面从严治党还有哪些环节需要加强、哪些制度需要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通过这样的学习,把党章融会贯通,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
【党纪国法】
这10件事千万要操操心,不要"护犊子






【廉史镜鉴】
守廉当慎终如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中的一段话:“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诉人们许多事情有好的开始容易,但坚持下去、坚持到底就难了。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能做到善始善终。
◆慎始慎初 坚定持久
慎始慎初,就是拒腐防变从第一次防起。明《松窗梦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御史张瀚刚刚上任便前去拜见都察院王廷相,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刚开始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来,张瀚一直清廉为官,恪尽职守,官至吏部尚书,名留青史。今天我们也应时刻牢记王廷相所言:“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只有时刻保持慎初之心,慎重迈好人生每一步,才能一辈子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过安稳的日子,才能最终有个好的前途和好的归宿。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生贵善始。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关口”,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轿夫从“择地而行”到“不复顾惜”的变化,启示我们要慎始慎初,走好第一步,把好第一关。坚持做到“慎初、慎独、慎微”,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
◆善始善终 明净豁达
为人处世处事当“明净、豁达、谦怜”。明净,就是心中的坚定。换言之是面对世俗的谄媚、面对职权的时候时刻清醒自己的头脑、擦亮自己的眼睛,心里如明镜一样剔透,不能使自己麻痹,血液不能被世俗污染。每前行一步,行使职权时都应执著和坚守住内心已定的信念,明明白白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豁达,就是胸襟宽广。人生事业道路上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各种坎坷各种磨练都会经历。在自己的利益有所得失的时候,坦然面对,不去斤斤计较。若遇到纠葛之事,雍容大度一笑而过。方可成为气宇非凡、令人肃然起敬之人。
谦怜,正是说要虚心、谦逊、礼让、怜惜百姓。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沿着信念步步前行,即使是在方寸之间,存善积德,也能道路敞荡。做人行事,就应光明磊落、心胸坦荡,慎独以存志、志高方长远、长远方成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选择正确的个人爱好,提高修养修为,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把自己锻炼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清正廉洁 固守尊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之类的教诲不胜枚举。这些教诲,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人们慎终如初,善始善终,不断进取,勇攀高峰。人生有许多东西值得珍惜,而最值得珍惜的应是尊严。固守尊严,慎终如初守廉洁。失去尊严,一切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其实都将贬值,人生也就随之轻淡和苍白了。
世上陷阱太多,掉以轻心,就会身陷不测,自取其辱。天下事就是这样,有些表面看来既顺理又成章、既利人又利己的东西,内里却藏着祸患与杀机,不识就里者,眼花缭乱者,粗心大意者,心存侥幸者,都易于上当。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说在诱惑面前舍弃尊严是“愿者上钩”的话,掉进陷阱而丧失尊严则是误入歧途。
尊严既是人生高地,也是人生底线,守住它,处于人生巅峰时自有气象,走在人生低谷时也不低俗。固守尊严,最关键的还不是警惕他人染指、外因干预,而是要严防自己的灵魂出窍。尊严与灵魂厮守在一起,一旦魂不守舍,尊严也就随之失守了。我心有主,谁奈我何?施以威逼,我心不屈;施以攻伐,我心不移;施以迷误,我心不昧;施以利诱,我心不贪;施以私恩,我心不动,那么,尊严将会永在。
刊评:家有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家有豪宅千厦,不过夜宿七尺。说起来都知道钱财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但许多人却迈不过贪婪这道关。所以,我们应该多学学古代圣贤的胸襟,就可能会以清廉律己、以清廉传世,这样于己、于子孙都是一件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