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周报(第三十一期)
【反腐观察】
天有眼 勿侥幸
剖析贪腐案,驱动程序中总是少不了“侥幸”。除了进行“三观”教育,还要对党员干部的违纪心理有更深入的研究,这是把纪律挺在前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没有人不畏惧党纪处分、牢狱之灾。在强大的纪律和法律面前,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人物,有的痛不欲生,试图跳楼;有的度日如年,焦虑抑郁;有的追悔莫及,以泪洗面……
举凡“严重违纪”,当事者大多懂得其后果很“严重”。
明知后果严重却以身试法,这是为什么?恐怕是,他们从不把违纪后果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比如,不少人党风廉政课讲得头头是道,但见到金钱马上失去了起码的判断力。
——“不少人收了黑钱,就没有被发现,于是自己就壮着胆子干起来。”
——“送钱的老板告诉我,放心吧,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到现在也不相信,哪有那么巧的事,居然我会撞到枪口上。”
这是从几份贪官悔过书中摘出来的话。其实,类似的悔过,很像是自欺欺人的自说自话,极其幼稚可笑。这完全是主观想象,但他们却以为这是屡试不爽的客观经验。
事实是:有的人其实在收黑钱的时候,就已经被人发现了,甚至其丑闻劣迹早已经广为人知。所谓最可靠的老板,其实恰是最先检举揭发贪官的那些人。私下交易需要更为狡猾的保护,势利之交必然随着失“势”或失“利”而灰飞烟灭。事实是,一块钱的窟窿好补,要是鲸吞了百万、千万,磨盘大的窟窿,成麻袋的金钱,那是一定掩盖不了的,那是一定会有人惦记、有人追问的。换言之,不是枪口找谁,而是你就是靶子。
面对这些浅显的道理和反复发生的事情,我们还是应该看得懂、想得透。就如同,永远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之类的胡诌,不要相信犯了法,花钱捐庙就可以躲过灾祸;不要相信势利场上信誓旦旦夸下的海口。总之,不要把命运和偶然性拴在一起,把希望交给幸运之神。
有人说,侥幸心理是赌徒最明显的特征。他们常常迷恋于收益与风险的游戏而不能自拔,是一种扭曲病态心理,也是他们一次一次铤而走险而又欲罢不能的魔鬼动力。
侥幸,原本是一种自我防御的努力,因其仅具有麻痹作用而最终害了自己,这实在是人性的一大弱点。经验证明,没有一个人仅靠侥幸可以成功,也没有一个赌徒不因侥幸而走向失败。
毋宁说,良心和理智作为信念和律令,正能量是极强大的。很多位高权重的人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生功德圆满,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生态度端正,不怕鬼、不信邪,正人伦、走大道。因为他们坚信,苍天有眼,勿信侥幸。
刊评:这个“天”不是别的,是规律;这个“眼”不是别的,是人心:贪污受贿可能很多次、很多年都没有被察觉,但被发现、被查处分分钟就在眼前;更可怕的是,被揪住、被法办一次,就是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国法党纪】
【廉史镜鉴】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一些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罚,几乎都谈到班子内部监督不够,说没人提醒我,如果当年有人咬咬耳朵,也不至于犯这么大的罪。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啊!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见于《史记·商君列传》,是战国策士赵良对秦相商鞅的谏言。赵良要投入商鞅帐下,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终日正言而无诛”,换句话说,就是整天说真话但不被打击报复。赵良还举了前代的两个典型例子,周武王身边不乏谔谔之士,最后能够成就大业;殷纣王周围都是趋炎附势之徒,最后亡国亡身。商鞅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并且进一步引申出“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的道理。不过,后世对此理解最透彻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了。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关系,好比齐桓公和管仲的关系。魏徵是当年隐太子李建成的洗马,还曾经劝李建成早点干掉李世民。他能够在刀光血影的玄武门之变后全身而退,并且得到昔日仇敌、今朝新君的圈子得到重用,最应该感激涕零。可这个魏徵偏偏不招人待见,屡犯龙颜、逆圣听,给唐太宗来了个《十思疏》,条条框框地耳提面命,一点没有摆正自己的位子。身为谏官,大面上提提意见也就罢了,偏偏还要事无巨细。唐太宗要把中男以上十八岁者纳入兵役,魏徵死也不肯签署,还当着百官的面据理力争,说出一套“竭泽而渔、明年无鱼;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的道理来,逼得唐太宗收回成命。朝堂之上也就罢了,偏偏还管帝王家事,连太宗嫁女儿陪多少嫁妆,对某个皇子表示一下恩宠,这些百官都不过问的私生活,魏徵却要多事,说什么于礼不合之类,常整得唐太宗面红耳赤下不来台。
莫说文治武功,就论从谏如流的容人之量,秦始皇以来的帝王中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同唐太宗比肩的。饶是如此,魏徵依然不依不饶,整天围着皇帝耳朵边不断提醒他注意纳谏:说得好您要听,说得不好您也要听,水平高的要听,水平低的也要听,不然大臣们谁敢说话呢?有一次更是直截了当批评:您现在纳谏态度可不如当年了,贞观之初您求谏若渴,唯恐人家不说话;后来也能高兴地听从谏言;现在依然纳谏,但经常流露出不高兴的脸色,让臣子们都看在眼里。身边有魏徵这么一个家伙,要是一般人恐怕连上朝的兴趣都没有了。
唐太宗也不是没有怒过,一次退朝之后到长孙皇后那里撒气,嚷嚷着要把这个“乡巴佬”给办了。亏得皇后贤明,穿戴好典礼才用的正装,向皇帝下跪道贺他得到一个忠臣,这可是圣君的标志,才使得唐太宗转怒为喜。魏徵去世之后,太宗亲自祭奠,并留下了那段传颂千古的“三镜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就是第三面镜子。贞观十八年太宗征高丽失败后,感慨“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中国文化讲求反求诸己、退恭自省,既要每日三省吾身,也要见贤思齐,向他人学习,虚心接受批评,从而正心修身、不断进步。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痛恨上下左右逢源的乡愿,尊敬像楚狂接舆、荷蓧老人这样的狂狷之士。他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关系,是君子之间的和而不同、比而不周,而非小人之间的同而不和、周而不比。进入政治领域,理想的君臣关系,就是“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能否广开言路,接受建议,常常决定一个朝代的盛衰。《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周厉王不听召公谏言,还要止谤路人,最终民怨沸腾,冲垮了周王朝的堤坝。秦二世时赵高在朝堂之上指鹿为马,满朝公卿唯唯诺诺,少数说真话的人被一一清除,秦二世周围再无忠臣。官渡之战,袁绍拒绝田丰、沮授等人的逆耳忠言,曹操则广招贤士,虚心求教,连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也为曹操所用,最终击败袁绍一统北方。同样是曹操,在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中却一意孤行,败走华容道后痛哭谋士郭嘉早死,致使身边无人劝谏自己纠正错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仿连珠》一文中,提出了“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刊评:大凡成就大业者,往往虚怀若谷,从内心深处愿意倾听不同意见。明代大儒王阳明主政地方,出巡时让衙役打的牌子不是常见的“肃静”“回避”,而是“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一时传为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