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共产党人政治品质
2016-05-26 15:35  

【廉政格言】

“任天下之大,立心不可不公;守天下之重,持心不可不敬。”

                           ——《宋史·儒林列传》

【修学修廉】

坚守共产党人政治品质

□孙 兵

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的政治品质,是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深刻领会“四个意识”的内涵,自觉将“四个意识”作为思想引领,对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简而言之就是要讲政治。政治意识决定着旗帜和方向,反映着一个人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强化政治意识,核心要义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检监察工作维护党风党纪的特定使命决定了,首要原则就是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行动,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中央部署的坚决落实、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坚决捍卫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以贯之地把从严治党、正风反腐进行到底。

始终保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不谋大局者,不足谋一域。强化大局意识,就是要胸怀全局,有全局的胸襟、有全局的视野、有全局的思维。当前,全党、全国之大局就是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纪检监察工作而言,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既是全党长期的工作大局,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永恒不变的工作大局。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笔者认为,“看路”就是要观大局、明大势。要洞察大局、研究大局、看清大局,主动把本地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考量、谋划和推进,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保障自身工作与大局精准对接、合拍共振。要立足局部观全局、跳出局部谋全局、依靠全局抓局部、抓好局部促全局,既要看到本地本部门,更要看到全党全国的大局;既要在抓好一域、守好一方中体现担当作为,又要在本地工作中树特色、创品牌。

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的核心意识一个组织有一个组织的核心,一个政党有一个政党的核心,有了核心才有稳定的队伍、无穷的力量、团结的局面。强调核心意识,就是要有向心意识、中心意识,坚定不移地围绕核心转、跟着核心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要坚持“四个服从”,自觉做到个人围绕组织转、地方围绕中央转,决不搞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决不游离于组织之外,决不当“特殊党员”“特殊干部”,决不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切实维护全党的团结。

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看齐意识。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齐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风貌,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人心齐、泰山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党员干部讲“看齐”,就要经常主动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主动看齐的政治勇气、政治担当,敢于向高标准、严要求看齐,敢于正视问题、动真碰硬,敢于把“看齐”作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坚持经常看齐、主动看齐、及时看齐,保障各项工作与中央决策部署、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精准对接,做到思想齐心、行动齐步、执行齐力,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

 

权力行使不可逾越底线

□申长友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少数”,必须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廉洁防线,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履职用权,不越权力行使的底线。

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公私分明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一方面,权力是公器,公权只能公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用好手中权力,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干工作、促发展上,决不能搞“千里来当官,为了吃和穿”、“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那一套糟粕。不干净的官是贪官,老百姓痛恨;不干事的官是庸官,也为群众所不齿。事业是干出来的,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强化责任担当,做创业者不做太平官,做实干家不做清谈客,以当官干事为荣、以为官避事为耻。另一方面,用权不可任性,更不能以权谋私。当官发财,应当两道。有的人被名利蒙蔽了眼睛,为了权力放弃了人格,为了金钱抛弃党纪国法,为了美色舍弃道德,最终坠入违法犯罪深渊。作为领导干部,就要断掉发财念想,算清廉洁这本账。做人要有大格局,做事要有大智慧,对己、对事要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党员领导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光明正大为人、堂堂正正做官。

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重情重义是为人处世的良好品质,但领导干部必须明白,履职用权如果只看关系不管原则,只管人情不按程序,只论亲疏不管对错,势必会让亲情绑架公权,突破纪律规矩的约束,最终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领导干部必须秉持职权法定原则,严格依纪依规用权,按规则程序办事。一是不为人情所困。毛泽东同志曾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我们要带头纯正家风,对亲属子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摒弃特权思想。二是不为关系所累。有些干部面对领导的招呼、朋友的托付、部属的请求,特别是当有恩于己的人有求于己时,往往公心让位原则,这是很危险的。关系归关系,原则是原则,关系再亲近也不能突破党纪国法的约束。三是不为利益所惑。当前正处于社会变革调整时期,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只有辨是非、知进取、懂取舍,才能安守本分、严以律己。面对各种诱惑,一定要擦亮双眼,冷静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想一想组织的嘱托和人民的信任,想一想父母妻儿的期待和家庭的幸福,千万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个人荣辱得失,得意时不骄不躁,失意时不气不馁,才能知足常乐。

正确处理政与商的关系。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为企业服务是党和政府、党员干部的应尽之责,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亲”和“清”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实践中要做到三点,一要有分寸不能乱方寸。对企业吃拿卡要是乱作为,是寻租逐利;避而不见则是不作为,是懒政怠政。不能因为规矩多、要求严、盯得紧,就自乱方寸、丢了职责,与企业不相往来。二要有交往不能乱交易。为了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对接、联系服务企业,是公事、是好事,但决不能超越正常交往的边界,不能公私不分、官商不分,甚至官商勾结、损公肥私。三要有作为不能乱作为。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领导干部应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全心全力服务企业,严格依纪依规按程序办事,而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尤其在涉及人财物管理、工程建设等问题时务必严守纪律规矩,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才能办、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办,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组织检查、群众监督、历史检验。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413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