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周报(第四期)
2015-08-07 00:00  

【高层声音】

 习近平同志讲话最出彩十大经典比喻

     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说话,让我们领略他最出彩的十大经典比喻:

    其一:用打铁比喻 自身修炼。 2012年11月1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 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其二:用老虎、苍蝇比喻腐败分子。2013年1月22日,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说: 要坚持老 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 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其三:用鞋子合不合 脚比喻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2013年3月23日, 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时说: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第四: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比喻自我净化。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讲话中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 四风问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第五:用缺钙比喻理想信念缺失。在2012年11月17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对理念信念缺失问题作出了形象描述: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出这 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第六:用敢于啃硬骨 头,敢于涉险滩比喻改革攻坚。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6日 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之后,他在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这种观点。

    第七:以酒茶论阐发文明多彩共生。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时说,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显然,酒茶是文化的不同表达,和而不同与多元一体则是文明哲理的不同切入,都在以不同方式展现人类文化的多样以及世界文明的多彩,这同习主席近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八:用驾驶汽车比喻发展中德关系。3月28日,习近平28日在柏林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双方就中德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表示,发展中德关系,好比驾驶一辆汽车,必须看得远,才能安全和顺利。只要我们双方充实燃料,握好方向盘,中德合作之车一定能既跑得快,又开得稳,驶向光明的未来。

    第九:用稻草人比喻有令不行。习近平在中纪委三次会议讲话时强调,要强化监督,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

    第十:用醒狮比喻当今中国。习近平3月27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他在演讲时说,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的经典比喻还有许多,诸如用习近平学习益智补脑比喻看书学习;用习近平墙头草比喻干部队伍中的好人主义;是用 玻璃门弹簧门比喻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等等,都脍炙人口,令人击节叹赏。倾慕之下,人们也许要问,习近平讲话缘何妙语连珠、凝心聚力?这和他酷爱学习、持之以恒有关,一物不知,深 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在当下,克服本领恐慌,愿大家从中受到启迪。

【警钟长鸣】

濮阳市外国语学校原副校长支宏伟受贿被判刑6年

     支宏伟,濮阳市外国语学校原副校长、党委委员。曾任濮阳市委机构编制办公室行政机构编制管理科科长、濮阳市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14年6月18日,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2006年,支宏伟在担任濮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行政机构编制管理科科长期间,利用负责全市行政机构编制管理的职务便利,将管某之子安置到濮阳市畜牧局工作,期间,先后两次收受管某提供给请托人李某的现金共计11万元,用于日常消费。案发后,支宏伟退还某10万元,退至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检察院1万元,具有自首情节。

   评:权为己所用,必然栽跟头。

【法规法纪】

         图解《直属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以促进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一、不准违反决策程序擅自决定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事项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

    

 二、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聘用)中拉选票、打招呼,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营私舞弊,或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他人谋取职位。

   

三、不准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学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物资设备采购、资金借贷、重大项目投资等经济活动,以及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经营管理活动。

 四、不准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招生、录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研项目评审等工作。

 五、不准违反规定在校内外经济实体中兼职或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六、不准以本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七、不准收受学校所属单位及个人的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八、不准违反规定在学校所属单位领取津贴、补贴、奖金,或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九、不准以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他人获取荣誉、职称、学历、学位等利益,或者从事有悖学术道德、职业道德的活动。

    

十、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或领导干部之间利用职权相互为对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在考试、入学、就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职务晋升以及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廉史镜鉴】

   清廉为官就能留住幸福

     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都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台破水溢,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 
    常州郡守许度平时最爱吃太湖白鱼。有一次,一个渔夫为了打赢官司,挑了几条又大又肥的太湖白鱼送给他,许度谢绝了。渔夫就问:“您不是最喜欢吃太湖白鱼吗?怎么不收?”许度回答说:“收了你的鱼,我就是受贿,就可能被革职,官职、俸禄都没了,我以后还拿什么买鱼呢?不如这样,等打完官司,你教我织网捕鱼吧。” 
    有一次,朱元璋巡访到常州,许度大摆鱼宴招待他。朱元璋见了问道:“靠你的俸禄,能买得起这么多鱼?”许度说是自己下湖捕来的,朱元璋不相信,拉着许度一起下湖,却见许度撒网捕鱼的技术果然和老道的渔民差不多,于是,龙颜大悦,当即赏许度纹银百两。由于朱元璋对许度自己捕鱼的事大加赞赏和推崇,致使后来许多明初的郡、府官员都精通农耕、种植、养殖等生存之道。 
    因为朱元璋给官员们警示的“守井”哲理和他严格的治吏律法,后来朝廷便出了海瑞、于谦、杨继宗等一大批名垂史册的廉官。 
    朱元璋的“守井”哲理至今仍有借鉴作用。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无大于不知足。”我们的党员干部如果能“禁欲”常态化,“拒腐蚀,永不沾”,有“无欲则刚”的品性,就不会重韬腐败的覆辙。或者说,把握眼前就是珍惜未来,清廉为官其实就是留住了幸福。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