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政风】
中纪委转发河南省委通报释放啥信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而作为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要对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的责任、直接的责任、首要的责任。但在同级班子成员中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对党委书记进行问责的并不多见。这对于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必须通过追责问罪手段倒逼责任落实。
近日,中纪委转发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新乡市委原书记李庆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新乡市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问题的通报》,并指出要强化责任追究,层层传导压力,使问责成为常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同时,中纪委网站以头条刊登此则新闻,这向社会释放了啥信号呢?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语境下,落实“两个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中纪委转发河南省委通报,说明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就要被“追责问罪”,既敲响了警示钟,又释放了“不为必无位”的强烈信号。其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第一要务,身体力行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责任追究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责任。李庆贵作为党委书记,导致有3名同级班子成员严重违纪违法。这本身就是不作为的具体表现,被问责免职无可厚非,之所谓“有为”才能“有位”,就是这个道理。处分免职绝不是问责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通过问责,为各级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敲响警钟。因此,各级党委书记,要在领好班子、带好队伍上多费心,发现苗头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及时处理,对干部多提醒、多教育、多敲打,让红红脸、出出汗,咬耳朵、扯袖子成为常态。
责任追究是促成责任落实的利器。没有问责,压力就传导不下去,没有压力,责任就可能落实不到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知中纪委转发河南省委通报的原因。因此,党委、纪委要把深化问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抓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实现问责常态化。坚持“一案双查”,坚决问责,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促进“两个责任”落实到位。
刊评:中纪委转发河南省委通报释放了从严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就应该有政治敏锐性,担当、守责、有作为。
【高层声音】
王岐山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从严治党就要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到河南省调研时强调,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王岐山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上升为战略布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靠全面从严治党作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战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实现执政党的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全面从严治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8700万党员的执政党,必须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明确纪律的内涵,密切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把纪律执行到位,真正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敢于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冲着纪律去,领好班子、管住干部、以上率下,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既不能光说不干、也不能大轰大嗡。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严格执纪、动辄则咎,抓早抓小,使广大党员真正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实。
王岐山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是管党治党的有力支撑。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不正之风和腐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侵蚀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之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基层党组织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准方向、迈出步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基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牢记为民务实清廉,把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
王岐山要求,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蔓延势头,要着眼长远,强化纪律建设,使监督执纪问责成为常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踩着不变的步伐,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
【廉史镜鉴】
百闻不如一见
汉宣帝时,羌人时常骚扰汉朝西北边境,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朝廷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都主张调集大军,急速攻剿。可是当宣帝征询哪位将军可以率军出征时,却无一人自告奋勇。
朝中有位七十六岁的老将,名叫赵充国,他老当益壮,表示愿意到西北边境地区去亲自看一看势态。宣帝很高兴,对他说:“以你估计,羌人实力怎样,你需要率领多少兵马,多少武器和粮秣?尽管提出要求。”赵充国说:“情况有多险恶,现在还不甚清楚,不能随意估计,更无法提出具体要求。百闻不如一见,我要求亲临西北边境去看一看。等我到那里搞清楚了真实情况,然后拟出方略,向皇上详细奏报。”
这位老将军提出的“百闻不如一见”,意义非同一般。
赵充国到了西北的金城郡,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的动态;还从俘虏口中,问清楚了羌兵各部落首领之间来往关系等诸多情况,于是拟定了一个驻兵屯守的计划。他主张不对羌人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赵充国把这个计划奏报给了汉宣帝。但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相反的意见,仍然主张武力解决,下令进兵。赵充国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赵充国反复奏报,皇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赞成赵充国意见的人渐渐由原来的不足三分之一增到一半,最后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最终,他的计划通过并实施,收效很好,汉人和羌人的紧张关系终于缓和下来。
《荀子·儒效篇》说:“闻之不若见之”;《说苑·政理篇》则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后汉书·马援传》说:“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视形”;《魏书·崔浩传》也说:“耳闻不如目见”。可见古人对听来的不如亲见的是多么重视。所以“轻耳闻”而“重目见”,否则就挖苦其为“以耳代目”。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许多客观情况瞬息万变,不经常进行实地调研,或调研一次就从此“吃老本”,都适应不了时刻变化的客观实际。“百闻不如一见”,应成为各级领导作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叫耳朵太累了,却让眼睛过于清闲。
刊评:读了这些古人的事情,理应加深对我党提出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认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应成为领导干部指导工作的一个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