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的实践与探索
2022-07-15 20:39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近年来,我省省管本科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各高校积极抢抓改革带来的机遇,围绕做实做细做深监督第一职责、基本职责,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有效贯通,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是,距离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力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做好日常监督“大文章”,是摆在省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面前的重大课题。

高校日常监督总体状况

总体来看,日常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共识基本形成,监督的政治属性不断彰显,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纪检干部队伍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正规化水平明显提高。

认真履行协助职责,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各省管高校坚持每月全面准确报送“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清单,主动接受上级监督检查。通过协助党委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督促落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参加列席有关会议,协助巡察、加强与党委书记沟通等方式,主动为党委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效载体,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作,形成合力。有的高校采用“协同式”巡察整改模式,有的探索“巡审结合、党政同责、一巡两报、上下同改”巡察模式,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不断强化政治监督,“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识形态责任制、疫情防控等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保障执行落实。有的高校制定《政治监督实施办法》《党的工作部门履行政治监督责任清单》,有的研究制定《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实施意见》,细化责任,明确内容,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紧扣重点传承创新,监督有效覆盖持续扩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力强化了省纪委监委对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指导,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得到加强,推动同级党委和“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监督更加走深走实。各高校紧盯财务管理、后勤服务、职称评聘、招标采购、招生就业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的通过“点穴式”监督、全流程“嵌入式”监督、有的坚持“育管、内外、点线、正负、监惩”五结合的监督制度,实行精准监督,推动监督不断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坚持真学实干严管,队伍建设明显加强。省管高校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深化全员培训,注重以干促练、以案带训,强化年轻干部培养。严格规范管理,不断健全建立内控机制,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不断锤炼严实深细作风,树立纪检干部良好形象。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业务能力素质有了新提升。

高校日常监督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思想认识上看,对监督的理解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多数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对日常监督深入思考不够,日常监督抓什么、怎么抓上认识不深刻,监督内容太笼统,对上级监督要求与实际情况做不到有机结合。有的把纪检监督和业务检查混为一谈,对“监督的再监督”职责认识不清晰,出现缺位、越位现象。

从担当作为上看,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依然存在。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独立性、权威性仍然不足,纪检监察干部仅仅把纪检工作当作一段履职经历,抱有“过客”心理,怕监督太严会影响同事关系、影响个人进步,监督勇气不足,动真碰硬不够,特别是对同级党委和“一把手”的监督上,主要依靠上级纪委要求推动;监督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有的监督重安排轻落实,有的避重就轻“走过场”。

从方式方法上看,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日常监督较多停留在参加或者列席会议、查询资料、听取汇报、建立廉政档案、开展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传统方式上,信息化手段运用缺乏,对各种监督方式的针对性研究不足。问题导向不突出,日常监督中发现问题不多,部分高校多年来没有从监督检查中发现一条问题线索。近两年省委巡视、审计组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量、质量和深度远远高于高校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这一实际情况,也表明了这一点。

从工作规范上看,监督工作的制度性有待加强。一方面,无制度可用。部分高校缺乏对日常监督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监督的系统梳理、规范总结,制度建设稍显薄弱,无法规范有效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制度不可用。上级机关制发的一些工作制度,有时候存在在高校层面指导性不强、操作性不够,达不到实用、可用、管用效果的问题。

从能力素质上看,监督本领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随着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纪检监察工作进入了新时代,在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和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等方面对纪检干部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把握政策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与其他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相比,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本领恐慌”尤为突出。

强化高校日常监督的路径思考

高校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做实做细监督是长期任务,既要抓常抓长,系统推进,也要重点突破,抓要抓重。结合调研了解情况和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看法和建议:

提升思想认识,强责任,促担当。在党内监督体系中,党委全面监督,负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校纪委专责监督的领导和支持,切实增强纪委开展监督的动力、力度、成效,同时自觉接受学校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善于监督。要正确处理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的关系,为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当好参谋助手,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做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形成监督合力。

突出政治监督,保落实,纠偏差。政治监督是日常监督的根本统领,在日常监督中要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政治站位,提高政治敏锐性鉴别力。要通过多种日常监督的方式方法广泛收集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关于政治立场、观点、原则、履责等方面的偏差,提高政治监督的能力。要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校之重者”,因时因事调整监督重点,结合学校实际找准切入点、突破口,将监督内容融入日常监督,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确保件件落实、事事见效。

健全规章制度,促规范,重成效。不断深化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相应工作机制,推动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主动监督、创新监督,做深做实日常监督。进一步强化“室组校”联动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发挥系统优势,提升监督效能。认真学习相关党纪法规,严格对照上级工作要求,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和流程,不断提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师生关切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强化专项治理,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治理效能。

狠抓队伍建设,转作风,强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必须打造一支政治过强、作风过硬、本领高强、业务精通的纪检队伍。要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更好适应新形势纪检工作需要。要将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纳入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培养体系,围绕短板弱项强化学习培训,下大力气苦练内功,通过抽调、参与巡视等途径,强化实战演练,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省高校纪工委课题组)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